文字:永遠有人在年輕,永遠有人在老去
05月
文/嘉倩
每次回到上海,車疾馳在夜半的無人高架,兩旁高樓林立,未睡的窗口透出光來,連成這座城市仿佛可觸摸的星空。熟悉的,親切的,無可替代的,家的溫暖。
好友北方人,來到這邊,有天下午,幾杯酒下肚,和我感慨 “回不去的北方!
最近我重又提起,他驚喜萬分,“哎喲!你居然還記得!”
是啊,豈止是回不去的北方,對于任何一個長久在外的人,都有一個回不去的家。
回到家的第一天,永遠是蜜月期。和爸媽展示帶給他們的新奇禮物,滔滔不絕說遇到的有趣人事,獵奇不在家時候的周邊改變,出門去老餐館吃頓大餐,夜晚躺在自己過去的小床上,被子柔軟、睡衣芳香,想念的爸媽就在身邊,想念的街道就在眼前,活著真好。
可第二天,從找不到東西、牙刷沒按照要求擺放、拖鞋聲清喉嚨聲的不耐煩開始,話越來越少,憋著的怒氣越來越多,過去所討厭所想逃離的,一點點一點點重新顯現(xiàn)。
我們的回不去,并不是古詩里鄉(xiāng)音未改,卻有小童笑問你從何處來,那樣細膩的閑愁萬種。恰恰是,一切的確是熟悉的,親切的,無可替代的,家的溫暖?杀氖牵惆l(fā)現(xiàn)你并不屬于這里的生活了。如此非常實際的“我就是無法繼續(xù)過曾經(jīng)的生活了啊”。
能和爸媽說的話越來越少,他們對你所在的外面的世界,充滿了不解,說得越多,反而招致越多的說教,甚至憑白無故的爭吵;同樣的,因為你的缺席,他們也終于找到了新的生活節(jié)奏,而你的歸來,每時每刻都在重塑他們,你卻又舍不得,你知道你還會走,你不能再又寵壞了他們。
這樣的一個家,僅在回憶里變得熟悉、親切、無可替代,萬萬是回去不得的,只會令你失望。
和他們之間為什么話越來越少?因為自己的事說得越多,只是令他們猜測更多,給出更多關(guān)于外面世界的恐嚇,甚至會強制塞給你,那些在他們那個時代他們認為好的東西,更有甚者,令他們無法再放你出去。長期在外,終于切身體會,除了爸媽,再也沒有人會無條件對你那么好,用生命保護你。可是,回到家,最難過的是發(fā)現(xiàn)他們的老去,才意識到他們已經(jīng)無法再給予人生經(jīng)驗,他們甚至漸漸的成為被保護的一方了。
當爸爸媽媽老了,當他們失卻了權(quán)威,當他們不再被仰望,這世界屬于我們,離他們卻越來越遠。
這是殘酷的事實,有天和爸媽走在購物中心,一整樓一整樓琳瑯滿目的潮流衣服品牌,年輕人在KTV門口排隊玩著手機,情侶們在imax牽手決定看那部電影,底樓少男少女簇擁在奶茶店面包店法式松餅小店章魚小丸子攤位… 我能感覺到爸爸媽媽的恐慌,行走其中的不安,他們什么都不想買,也舍不得買。他們所習慣的世界,不過是去家樂福超市,買一瓶鮮牛奶,一袋新鮮榨菜,然后家門口小區(qū)里散個步。在年輕人霸占的世界里,可憐的他們顯得格格不入。
這世界,永遠有人在老去,永遠有人在年輕。
今天看完一場球賽,過去叱咤風云的世界明星,對手是一群可能名氣未必那么響亮的年輕本土球員。最終,世界級的在閃光燈在幾十萬人歡呼聲的明星球員,竟然輸了。
最近還看到一個八卦網(wǎng)站,刊登了幾張小貝一家照片,貝嫂和大兒子參加活動,圖片并不用放大,明顯發(fā)現(xiàn)辣妹老了,松弛的手臂泄露了一切。幾小時后,網(wǎng)站首頁換成了Lady Gaga最新的全裸寫真。
青春以他們勢不可擋的力量,宣示著“世界是我們的,但歸根結(jié)底也是我們的! 是啊,我們卻不能自我覺那么良好。爸媽的確老去了,世界也的確是我們的,他們失卻了當年的威嚴。大部分的我們,因為了這時代的機遇,因為了這社會的機遇,比當年的他們優(yōu)秀更多。然而,時間會以它的節(jié)奏,不緊不慢往前走。你,我,甚至整個人類,誰也無法永遠戰(zhàn)勝這個世界,總有新的人,甚至新的物種,取代我們。
去他媽的正能量。
從一開始,這場游戲我們注定輸。任何一個個體,即便從一出生就拼了命付出,專注做一件自認為有偉大意義的事,都不過只能獲得階段性的短暫成功而已,縱觀全局,我們的一生,大部分人不過是小打小鬧,起起伏伏在自認為的驚心動魄之中,至于億萬首富也好,引領(lǐng)科技改革也好,也僅是曇花瞬間。
而至于人類歷史,放到了整個宇宙之中,可能僅僅是大浪淘沙罷了吧。當太陽燃燒到了極限,文明毀于一旦,一切歸于道家的“無”,一切好像從未發(fā)生過。
老的梗不斷被炒起來,所謂的潮流時尚不過是上個年代用過的花招,這一種”從未發(fā)生過“的感覺,就能一言以概括”永遠有人在年輕,永遠有人在老去“的感覺了吧。
朋友語出驚人,“喂,你沒發(fā)現(xiàn)痛苦才是人生常態(tài)嗎?譬如說,肚子餓這件事,你想啊,只能取得階段性的飽肚而已,接著四小時后又餓了。痛苦和餓肚子一樣,才是人生常態(tài)啊!”
這世界,永遠有人在年輕,永遠有人在老去。我們只能取得階段性的勝利。
世間萬物,包括權(quán)利,甚至你在辦公室的小小格子間,名片上的職位,買下的公寓,一代又一代,從來不屬于任何人。當年,含在慈禧嘴巴里陪葬的夜明珠,照舊被后世人拿走,展覽在了博物館。
幸好,至少愛情里,我們能在另一個人的生命中永遠不朽,如張小嫻所言,“你會找到一個比我好的人! 怎料對方卻答, “但我再也不會對一個人這么好了!
也幸好,在這一刻,正年輕的我明白了 “永遠有人在年輕,永遠有人在老去。” 老去時,誰都少不了這個過程,我們拒絕,我們悲憤,看著新的正年輕的人,從一開始的指指點點,冷嘲熱諷,危言聳聽,逐漸接受了老去的事實,明白世界不再是我們的,這是本就應該發(fā)生的事。于是變得沉默,直至晚年,看著小外孫報以慈祥微笑,放縱他們做喜歡的事。 “這群小孩,這些雕蟲小技,老子當年都用過了,他們的路我都走過,我懂的。不過就是年輕唄,誰不是這樣過來的!”
朋友在一家甜點店只是打個臨時工,是他第一份工作,居然認真非常,寫了一份長長的發(fā)展報告給老板,并嚴肅地約好了會議時間。
若是在24小時前的我,一定先嘲笑一番,然后老人姿態(tài),勸誡 “任何工作都是打工,公司缺你一個不少,多你一個不多。你太認真了,哎呦喂!” 但這一刻,我決定給出的回應是,“去就去唄!”
我想,這也是說給自己的話。別老是害怕那些更有資歷的人,別害怕被嘲笑拼命往上爬姿勢難看,別害怕被指指點點閑言碎語,正因為這一刻,你在年輕,手無寸鐵,世界既然敞開了大門,那就往里走,去闖一闖。
永遠有人在你之后年輕,所以別擔心。